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。
一直以来,我国都是肝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,占全世界的50%左右。肝病的高发也让许多人对肝脏检查重视起来:血液化验、B超、CT、核磁共振等,都被列入了很多人的体检单。
检查报告上的指标
那么,检查报告上的哪些指标值得我们格外关注呢?
* 谷丙转氨酶升高
一旦肝细胞发生损伤,容易使谷丙转氨酶渗入血液。所以,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,就提示我们可能出现比如肝炎、胆囊炎、胆石症等问题。当然,正常人在剧烈运动、过于劳累,或食用大量油腻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后,也有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。
* 肝脾肿大
肝脏与脾脏位置相近,发生细菌感染时,可能同时引起肝脾炎症,出现肝脾肿大的现象。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,容易在超声、CT或胃镜检查时,查出肝脾肿大。
* 肝实质增粗
B超、CT、核磁共振等都能检查肝脏的实质密度,如果肝密度过低、肝组织细胞及血管增粗,提示可能有肝脏疾病,比如急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结节、肝脏肿瘤等。
异常身体变化
口臭
口腔出现异味不能只考虑是肠胃出现了问题,也有可能是在提醒我们肝脏发生了病变。肝功下降,可导致无法过滤更多的尿素氮引起口臭。
皮肤眼底发黄
这是肝脏病变最明显的特征之一,称为黄疸。因为肝功能代谢异常,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,出现皮肤色素的沉淀所致,通常从上半身开始,比如说眼睛,然后逐渐扩散到全身皮肤,严重者眼睛和皮肤会出现蜡黄的表现。
皮下出血
大多数肝病末期患者会出现出血的情况,因为很多凝血因子是由肝脏合成的,一旦肝组织受到了破坏就会影响凝血功能,皮肤就会出现大片大片的淤青、淤血等。
对于肝病患者,生活中需要避免熬夜和劳累,保证规律作息。同时,慢性肝病患者要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,尤其是出现乏力、食欲下降、腹胀、皮肤及巩膜黄染、牙龈出血、肝区胀痛等症状,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进行必要的肝功能、血常规、腹部彩超和CT等检查。
吉ICP备2021003756号 吉林省农安荣大医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