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岁的冯先生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候,朋友发现他的喉结感觉有些“不寻常”,但是冯先生并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,不痛不痒,不红不肿,也不影响进食。 但是注意到这个“不寻常的喉结”后冯先生就一直有些担心,于是来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诊。通过仔细的查体,结合颈部淋巴结彩超确诊其情况为甲状舌管囊肿。 入院后,完善了颈部核磁等检查,进一步验证了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,需手术切除。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,准备就绪后,邀请吉大专家为冯先生进行了甲状舌管病损切除术。 切除肿物如图。 手术创口小,手术采用的美容缝合更美观。 甲状舌管囊肿,也称甲状舌骨囊肿。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、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。本病以男性居多,发生于任何年龄段,常见于小儿及青少年,少数因无感染或增大缓慢,至中老年才确诊。 绝大多数病人可见颈前肿物,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,但以舌骨上,下部位为最常见。 囊肿生长缓慢,呈圆形可伴有颈部胀痛,吞咽不适,咽部异物感等局部症状,合并感染者可表现为痛性包块或脓肿,若已形成瘘者,可见窦道,窦道中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,感染明显者可伴有发热,疲乏等全身症状。 体检时,在颈部中线附近可触及肿块,质地软,直径1~5cm,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光滑,边界清楚,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,有弹性或波动感,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,舌骨体与囊肿之间可触及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,可随伸舌运动上下移动。甲状舌管中残余的甲状腺组织可发生癌变(癌变率约为 1%),年龄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,多为乳头状癌。 甲状舌管囊肿多可根据颈前肿物部位和伸舌移动,穿刺可抽出透明,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黏稠性液体做出初步诊断,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,其中以B超、颈部CT检查意义较大。 甲状舌管囊肿在明确诊断后主张早期手术切除,并做病理检查。 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应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切除。 不能耐受手术患者也可采取硬化治疗,但容易复发。
吉ICP备2021003756号 吉林省农安荣大医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