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是中国人的元宵节,
又称“上元节”,
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满月,
象征了团圆和美满。
在这里
荣大医院提前恭祝全县人民元宵节快乐!
元宵节介绍
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
元宵节习俗
赏花灯
赏花灯是元宵节最为盛行的民俗活动之一。花灯的造型千姿百态,有动物、植物、人物等,非常漂亮。人们在花灯下漫步,欣赏美丽的夜景,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吃元宵
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。元宵是用糯米粉加水搅拌成面团,然后包上各种馅料制成的。馅料有芝麻、花生、核桃、杏仁等,口味丰富多样。元宵的形状是圆形的,寓意团圆和美满。
猜灯谜
猜灯谜是元宵节另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。人们会在花灯上挂上各种谜语。谜语的种类很多,有文字谜、成语谜、地名谜等。猜灯谜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储备,还可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互动。
养生四要
今年元宵节适逢雨水节气,雨水时节有“百草回生,百病易发”的特点。在此时期,人们可遵循“春夏养阳、健脾祛湿”的养生原则来预防和治疗疾病。
01春捂严防“倒春寒“
雨水时节,气候反复无常,且常有严重的“倒春寒”现象。所以初春时节不应过早地脱去厚衣,而应随着气温的波动适时增减衣物。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注重关节部位的保暖,防止寒湿之邪侵袭而引发疾病。
02肝旺脾弱当调和
春季对应肝脏,肝气旺盛且升发,使人精神焕发。若升发过度,则可能引发面红目赤、烦躁不安、急躁易怒等不良症状;若肝气郁结,又会陷入低落、抑郁的情绪中。因此保持乐观积极、心境平和尤为重要。
此外,根据中医五行理论,肝克脾,春季肝旺而脾弱。因此,在雨水节气应注重补脾。适量摄入甘味食物,如山药、大枣、胡萝卜、芋头、红薯、土豆、南瓜、桂圆、栗子等,同时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,如乌梅、酸梅等。
03顺天时,晚睡早起
白昼拉长,黑夜缩短,为顺应自然的节律变化,可以适当缩短睡眠时长,晚睡早起,以利阳气生发。建议每晚在11点前入睡,早晨则在7点前醒来。根据中医经络学说,胆经循行于头两侧,故可每日用梳子梳理头两侧,通过疏散胆经,以通达阳气,顺阳气生发之势。
04春阳升发宜运动
雨水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生机勃勃的春季已然来临。人体应顺应自然律动,在天气较好的时候积极参与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轻度运动。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导致体内中气过度消耗,进而削弱对肝气的控制,使得肝气过盛而外泄,最终会引起身体发热、上火等症状。
吉ICP备2021003756号 吉林省农安荣大医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