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动态

快捷导航Navigation

N

医院动态

N
预防大于一切治疗!20-60岁不同年龄段,体检应该侧重查什么?
时间:2024-01-15 09:46:10

从疫情到一波波的流感、支原体感染

从年轻人的胃肠到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

人们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

体检也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

 

体检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异常

让我们早诊断、早干预、早治疗

但是面对众多的体检项目

到底该做哪些检查呢?

 

体检怎么检?

20岁、30岁、40岁、50岁、60岁及以上人群,体检应该重点检查哪个方面呢?现在帮您划分。

 

体检大致分成:常规体检+个性化体检项目。常规体检,通常包括:

微信截图_20240112105725.png 

在此基础上,体检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,如生活方式、过往疾病史、家族史等,增加个性化筛查项目。

 

20+:关注常规体检和传染病

20-30岁,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。这个阶段除了常规体检,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,比如肝炎、消化道感染(幽门螺杆菌)、泌尿、生殖系统(HPV、睾丸癌)感染等。女性要开始注意乳腺和宫颈健康的筛查。

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:

20.png

 

30+:关注血糖、肺、肝、胃部健康

30-40岁,熬夜加班、出差应酬、抽烟喝酒,要多注意肺、肝和胃部健康,建议增加肺部低剂量螺旋CT,肝肾功能、腹部彩超项目,同时要预防糖尿病。女性依然要持续关注乳腺和宫颈的健康。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:

  30.jpg

 

40+:关注肿瘤筛查和肠道健康

虽然在世界范围内,早癌筛查的年龄推荐在50岁以上,但由于近年发病年龄的持续降低,所以建议第一次精准早癌筛查年龄在40岁或以前,尤其需要定期筛查肺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、肝癌、乳腺癌等高发癌症。另外,要开始关注心脑血管疾病

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:

 40.jpg

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,建议直系亲属子女,把病人发病年龄减去15岁,作为自己开始筛查的年龄。

 

50+:关注心脑血管,预防骨质疏松

50岁开始,骨质疏松逐渐高发脑卒中风险加大,因此要每年进行心脑血管健康评估。肿瘤的风险随年龄继续增长,尤其是肠癌,建议每1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。

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:

 50.jpg

 

60+:全面深度检查

60岁开始,人身体的血管开始老化,因此除了心脑血管、糖尿病、肿瘤、肾损害等疾病的常规检查外,还应该注意耳鼻喉和眼底病变的发生,同时还要注意阿尔兹海默症的预防。

 60.jpg

多长时间体检一次合适?

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,在30岁以前,最好每两年体检一次30岁以后,最好一年一次

 

中年,尤其是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和肿瘤等家族史的人,至少每年检查一次。如果您已经有各种慢性病,或者有不良生活习惯(如长期抽烟、喝酒),那就要听医生的安排了。

 

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,最好每年体检两次。特别是步入60岁的老年人,间隔时间应在34个月左右。

  


吉ICP备2021003756号 吉林省农安荣大医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