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控政策 积极配合国家政策 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一是持续做好重点地区来(返)沈人员排查工作。密切关注国内疫情态势,持续加大对国内重点地区来(返)沈人员的排查管控力度,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措施,做到应隔尽隔,应检尽检,不漏一人,严防疫情的扩散传播。 二是持续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。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做到应接尽接、应快尽快,及早构建沈阳市人群免疫屏障。按照“安全第一、兼顾便捷”的原则,本月底前,完成15-17岁人群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。截至7月29日16时,全市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超过1100万剂次,接种605万余人,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。 三是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,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。继续毫不放松做好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防控,核实核准各级各类密切接触者,精准管控所有风险人群,强化隔离观察人员医学观察及核酸检测,持续保持良好的监测和反应能力,切实做到“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”。截至7月29日16时,已累计排查到密切接触者331人,次密切接触者1341人,已全部实施隔离医学观察,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,涉及其他省市的密接人员均已及时推送协查信息至相关地市。累计完成终末消毒面积15545平方米,疫点消毒效果评价结果均为合格。 近期我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本地新冠病例暴发,传播链已波及湖南张家界、江苏宿迁、四川绵阳、辽宁大连等多个省(市),并发生多起聚集性疫情,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。正值暑期,是旅游、出行、聚会的高峰期,人员往来频繁、流动性大,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,市民朋友要绷紧疫情防控弦。 一是继续坚持非必须不出境,不去中高风险地区、旅游热点地区旅行或出差。沈阳市报告确诊病例所在街道和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出沈,如需出沈,须持“辽事通”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 二是建议市民朋友近期减少出沈,以近郊和中短途旅游为宜,以室外活动为主。在人员较少的空旷地带、郊野公园等处游玩,以家庭游为主,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,应避免外出,老人、慢性病、孕产妇等特殊人群,不建议安排远行。出行前注意查询目的地的疫情进展及防控措施要求,自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必要的消毒用品。 三是减少不必要的聚会。不宜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,避免在密闭空间聚会,活动尽可能简短并注意开窗通风。参加活动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,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,杜绝带病聚餐聚会。 四是积极接种新冠疫苗。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。沈阳市已启动12-17岁年龄段人群接种。提醒市民朋友不要因为出游错过疫苗接种。 五是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。科学佩戴口罩,勤洗手,常通风,尽量不去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自觉遵守防疫措施,在商场、超市、酒店、影剧院、体育场、公交车、地铁、机场候机室等公共场所,配合做好戴口罩、验码测温、一米线等防控措施。 六是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进入汛期,温度可因降水出现下降,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;注意劳逸结合,规律作息,注意饮食卫生,倡导使用公筷公勺,实行分餐制,拒绝食用野味。 七是做好健康监测。近期旅游归来后,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可疑症状,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,不要自行用药,不要到没有资质的诊所就医,以免延误诊疗。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不要带病上班,并向单位报告旅行史、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。 沈阳市已经实施“非必须不出境”,出市需持“辽事通”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政策。 所以还望大家尽早接种新冠疫苗,以免带来感染病毒风险与不必要的出行麻烦。
吉ICP备2021003756号 吉林省农安荣大医院 版权所有